植物艺术与文化收集:故宫花木展给植物园的启示


故宫午门的《万紫千红》展览(上图网图)


前段时间,出差央视参加《绿水青山话中国》节目录制,最后一天去故宫午门参观了《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国庆特展,看到如此精彩的植物艺术题材的展览,作为植物园人感触颇深。


中国地大物博,植物众多,有3万多种之多。中国植物文化博大精深,从上古时代至今,植物文化在不断变化,演变,随着物种的交流而变迁,从汉人到边疆民族,民族植物文化与艺术异常精彩。


研究植物的人在讲述植物重要性的时候,喜欢说“植物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医药、审美与艺术情趣”等等。然而真正在关注植物的文化艺术层面,植物与人的关系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深入系统关注者少之又少。


据我所知,中国植物园系统、林业系统或者其他博物馆、科教系统中,真正系统研究植物文化者屈指可数,而愿意长期专注于植物艺术品收集或展示教育的则几乎没有。版纳植物园是中国民族植物学家的摇篮,但我们的植物艺术品都只是偶尔收藏一点,完全不具备系统收集研究的能力。遑论其它相对没有研究背景之人,没有收集条件的人,更无法开展收集与展示。


陌生的植物很难产生文化


长期的植物园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对那些陌生的植物很难产生心理连接,如上图中这种漂亮的爵床科植物赤苞花,虽然很漂亮,但公众实际上很难产生情感连接或很好的认知它,一些植物教育工作学者将其称之为植物盲。如何让公众能更好的认知植物,欣赏植物,爱护植物呢?艺术无疑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艺术是连接人与植物,开展自然教育(植物)的重要手段。所以,把植物科普(或自然教育)与传统文化和艺术链接,无疑是植物园等开展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可是,现如今我们只能从古画、历史博物馆、壁画等资料中零星而散落的获取一些信息。


故宫在七十年国庆之际组织的《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无疑是植物与艺术主题的盛宴,被认为是国内外第一个以花木题材文物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展。300多件故宫珍藏的古籍、植物图册、山水花鸟图、瓷器、漆器、首饰、装饰品等等,各种各样的植物与花卉文化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精美的植物文化:



一、皇宫贵族和文人对花的热爱



雍正赏牡丹


现在多人多认为西方欧美更喜爱园艺,认为园艺就像基因一样刻在英美人的身上,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在园艺史里有拥有一种说法,把美国的园艺史称之为“爱国园艺”,美国早期很多总统都喜欢建立私人庄园,一开始就给美国建立了模范效应。


中国历史上拥有精妙绝伦的园艺文化。历代帝王、社会名流和大户人家都喜欢栽花种草。只是近代100多年的动乱和战争,打乱了中国式园艺发展的路线。在清朝,皇宫贵族的园艺和花文化,令人叹为观止。故宫中和北京不少的园林,以及一些画作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多案例,可分析中国园艺史和花文化。


这些植物文化与园艺、诗歌、瓷器、盆景、对联、建筑等等融为一体,水平之高,令人瞠目结舌。相信随着经济的提升,很多东西又会慢慢被恢复,会被逐步重建起来。


管中窥豹,我们从故宫的《万紫千红》展览中,可大体看一看。中国的皇家园艺作品,上图是雍正皇帝带领群臣在观赏牡丹花,下图为美人们正在观赏书画、古玩、菊花和盆景,可见皇宫贵族园艺文化在中国古代非常盛行。



清代美人图


此外,花文化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更是流行。游山玩水,歌咏花卉与自然是他们的爱好,梅兰竹菊,不仅是花,还是一种精神。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屈原爱兰,花文化就像基因一样,历朝历代在中国人血液中表达。


钟情山水自然,穿花戴草,有时候还是一种生活态度。明代才子杨升庵流放云南,放荡不拘,头戴花环就是一例。



明代 陈洪绶《升庵簪花图轴》局部

描绘了明代文学家杨慎被流放云南时与众女子簪花踏歌而行的放浪生活景象。 陈洪绶以夸张的手法,将杨慎“惊世骇俗”的行为,倔犟不羁的风骨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古代名人爱花,士大夫对其崇拜,甚至到了尊神的境界。


在中国文化中,有十二司花神。有十二个男花神,十二个女花神,每个月司一花。中国恐怕是全世界花卉文化中,花神最多的文化。


十二司花神:中国强大的花神文化

十二花神是中国民间传说,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而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从而造就出十二个月的花神来。


男花神

一月兰花神:屈原、二月梅花神:林逋、三月桃花神:皮日休、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六月石榴花神:江淹、七月荷花神:周敦颐、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九月桂花神:洪适、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十一月菊花神:陶潜、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孙


女花神

一月梅花花神:梅妃、二月杏花花神:道觐、三月梨花花神:虢国夫人、四月牡丹花神:杨贵妃、五月石榴花神:潘夫人、六月莲花花神:西施、七月秋海棠花神:秦若兰、八月桂花花神:张丽华、九月菊花花神:贾佩兰、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山茶花花神:袁宝儿、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夫人



二、花鸟画与花卉图谱



中国花文化的流行还得益于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强大。


山水花鸟画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技巧之一,很多美学史相关的东西得以完美记录下来,让我们从中可学习古人由外及内的美感。故宫展出了很多他们的书画藏品,从宋代到明清,特别是清朝时期作品特别丰富。这些作品既写意,又写实,花卉甚至可以鉴定到品种是什么,科学性很高,将其称之为园艺科学作品也毫无问题。下面从传统经典的园艺花卉、塞外外来植物、国产少见品种和延伸的花瓶来简单了解一下:


清代 汪承霈《洋菊四十四种图卷》


《洋菊图》以菊花配乾隆皇帝御制诗的形式展开,展示了44种日本传入的东洋菊,即大丽花,堪称园艺科学图谱与艺术作品,精妙绝伦。


此外,由于乾隆皇帝喜欢菊花。清代还有一些非常精美的菊花经典画。如乾隆皇帝为仿建苏州园林“狮子林”建设成功,登高赏菊,兴致大发,写下了44首咏菊诗歌。画工李秉德一一配上菊花绘制成为《御制题洋菊四十四种》,堪称园艺作品里的超级精品。


李秉德《御制题洋菊四十四种》(网图,故宫未展出此图)


民国贵妃菊花“福寿”字轴,用菊花装饰的挂画,非常有创意


清蒋廷塞外花卉图卷


《塞外花卉图》卷,清蒋廷锡绘塞外花卉六十六种。蒋廷锡以博学广识、四处出游巡视。此图为他36岁时将在塞外所见的66种各色花草绘成的写生长卷。


南宋马远《白蔷薇图》


南宋《白蔷薇》,描绘的是难得一见的蔷薇。画中的白蔷薇花朵硕大,枝叶繁茂,光彩夺目。展现出一种极为工稳细腻和华贵富丽的风韵。中国古画中虽然题材多集中于传统梅兰竹菊等内容,但也有很多画家别出心裁,尝试新植物素材。


明代袁宏道的《瓶史》


中国古代花卉艺术还体现在其周边上,如插花和花瓶等等。如明代“园艺大师”袁宏道写了一本《瓶史》,专门讨论插花与瓶子的关系,选题堪称一绝,花艺之“经”。植物学界等对这类艺术的研究和关注应该提升一个级别。



三、青花瓷、珐琅与漆器



新石器时代庙底沟彩陶,精妙的植物图案表明中国人6000前年就开始对植物有了审美(因此华夏的华就是花的意思,中国人是崇拜花的民族)(网图)


从土陶到青花瓷,中国人的器物上的花卉文化越来越精美。题材和风格也随着不同的时代而变化,梅兰竹菊、葡萄、桃花、葫芦、西番莲等等,精彩纷呈。到了民国,甚至有专供外人喜好的洋题材。下面是几件器物,管中窥豹,大致了解一下。


清葡萄纹青花瓷盘


清竹节式珐琅壁瓶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图诗杯,描绘了十二个月的花卉。精妙绝伦的花文化:


一月 水仙 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 玉兰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 桃花 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 牡丹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 石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 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 兰花 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

八月 桂花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 菊花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 芙蓉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 月季 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 梅花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清宫蜜蜡桂花盆景


这种盆景可用蜜蜡或者玉石等来做,惟妙惟肖,精美绝伦。哈佛大学有玻璃制品的植物展品,中国植物学界要是能收集一套蜜蜡或者玉石的盆景系列,那也是相当奇特的收集。


清乾隆时期的彩绘葫芦瓶


雍正粉彩八桃图天球瓶


清代仿青铜的漆器,上面每个侧面有牡丹、石榴、芙蓉等不同的花卉元素,每侧对应有乾隆皇帝的咏花诗。


清代嵌珐琅花卉图插屏。屏风正面为铜胎掐丝珐琅玉簪、蓝菊、剪秋萝、鸡冠和万寿菊五种花卉图,背面为紫檀雕董诰书乾隆御制诗《题钱维城塞外秋花九种》中对应的五首花卉诗。植物与花卉文化的超级艺术。



四、头饰与衣服等穿戴植物艺术



最后讲一讲中国服饰、首饰有关的植物文化和艺术。


中国女性心灵手巧,热爱花卉,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朝代,服饰或多或少都有绣花的艺术。特别是汉族,甚至连男人的服饰也绣花。


清代 点翠球梅纹头花


这个簪花利用点翠技术,虽然叫球梅花,事实上更像报春花。其精巧令人叹为观止。小小的报春花,加上独特颜色,气场强大无比。


清代 贵妇帽子上的点翠和菊花


清代 玉石嵌花蝶纹盒 一小个盒子,把中国花卉与蝴蝶的艺术文化彰显的淋漓尽致


唐代壁画贵妇精美的花衣服、插花艺术等(via 扬眉剑舞,非故宫展品)


契丹赤峰宝山壁画,贵妇的花衣服 (网图,非故宫展品)


莫高窟唐代男子惊艳的花衣服,貌似是石竹花 (网图,非故宫展品)


清代龙袍上的牡丹等植物元素与文化


简单的梳理,可见中国人的服饰,具有非常多样的植物和花卉元素,也是体现中国植物文化博大精深的好材料。植物园等机构,应该融合这些文化到自身的建设、规划、展示与教育中来。




总之,中国植物文化博大精深。故宫虽然不是植物园,但他们的园艺和展览的植物文化,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植物园都强大。


故宫此次所展示的不过是皇家和贵族文化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中国还具有文字、艺术、考古、壁画、装饰、食物、民族、医药、古园艺等等若干领域,若干视角的植物艺术和文化未得到系统整理和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也是学术的缺憾,对于我们从事植物工作的人员来说,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更加遗憾的是,我们如雨后春笋般疯狂增长的自然教育和植物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植物园建设工作,只是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并没有从文化特色、制度和学术体系的独特性上,来构建中国特色的植物文化收藏、研究和教育体系,以支持生态文明中“人类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概念。


在这传统植物文化和艺术品丧失速度,比物种消失更快的时代,若不抓住天时地利的好机会,未来我们国家构建这个体系的难度恐怕会难上加难。



故宫建筑上丰富多彩的植物装饰艺术

为顾客规避风险,创造价值
我们不是设计园林,我们只是绿色森林的搬运工

关于园易 | 造园理念 | 立体园艺 | 招聘人才 | 联系我们

北京園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14260号-2